查看原文
其他

在新洲!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新洲融媒 新洲发布
2024-08-24



1月20日,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武汉市新洲区曾家墩遗址(仓埠街遗址)入选





武汉市新洲区曾家墩遗址(仓埠街遗址)


继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小嘴遗址点、郭元咀遗址发现商代铸铜遗存后,考古工作者在新洲曾家墩遗址新发现西周时期青铜铸造遗存。遗址出土一块用于铸造青铜箭镞的石范(即铸造青铜器的石质模具),保存完好,其完整程度在此前湖北地区考古中未曾发现。这块石范可同时铸造9支青铜箭镞,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专家称,曾家墩遗址的田野发掘,所揭示的西周文化面貌与年代序列,填补了鄂东地区这一时段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研究该地域乃至长江中游地区西周时期的族群融合、社会发展、文化演进,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往来,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想进一步了解曾家墩遗址吗!?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张剑向记者展示曾家墩遗址出土的湖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青铜箭镞铸造石范。
近年来,武汉地区长江以北的举水、倒水、滠水3条支流,其附近区域陆续发现商周遗址。继2019年在黄陂滠水河畔的郭元咀遗址发现商代青铜熔炼铸造遗存后,2023年下半年又在新洲倒水河畔曾家墩遗址发现西周青铜铸造遗存。
目前曾家墩遗址出土有青铜箭镞、小铜斧、铜削刀、铜矛等青铜器,考古人员同时清理出青铜锭、熔炉残壁、铜渣、陶鼓风管等青铜铸造相关遗存,包括一件湖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青铜箭镞铸造石范。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张剑向记者介绍曾家墩遗址土层。

曾家墩遗址土层内可见炭黑色积层,为居民生火和生活垃圾堆积物。
人工堆积高台冶铸青铜避免水患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仓埠街道宝店村慧恩禅寺内的曾家墩遗址。遗址是一处东西长120米、南北宽75米的椭圆形墩台。紧靠寺院东院墙的考古工棚下,是已发掘三四米深的考古探方,发掘面积近200平方米。10余名考古人员正在进行发掘工作,四周坑壁标有地层线,中间炭黑色土层中陶片、螺蛳壳、贝壳等清晰可见。发掘区域中间留有两个1米见方的关键柱,作为土层样本划了20层的地层线。探方内有一处明显的红烧土区域,达数米见方,另有十几个东西向墓葬坑,周边有数十个建筑柱础洞。
曾家墩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张剑告诉记者,2022年7月,当地在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文化层堆积,出土鬲、盂、盘、豆、罐等陶器残片,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少量细绳纹上有附加堆纹。经国家文物局批复,2023年7月—2024年1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曾家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处西周中期墓地、一处西周中晚期铸铜活动遗存、一段西周晚期夯土围墙,遗址下层可能还有商代遗存。由此确认曾家墩遗址为一处主体年代为西周时期的墩台遗址,整个墩台在西周早中期,或早到商代晚期开始逐步加高,在西周晚期开始筑夯土围墙。
张剑介绍,曾家墩遗址并非孤立存在,此处在倒水西岸,离倒水不到1公里,遗址是人工堆积起来的高台,周围都是低洼的农田,每年涨水季节,如果不是后世筑起的倒水河堤,河水泛滥,一直可以淹没遗址周围的低洼地带。这也是商周先民的智慧所在,他们在周围低洼湿地种植渔猎,生活在自己堆积的高台上,在高台上建筑房屋、冶炼青铜器,甚至居葬合一,把死去的祖辈也埋在高台。这样的高台土墩,在曾家墩周边,还新发现有寨墩和大墩等。目前考古人员在这两处遗址也发现西周陶片、红烧土堆积,与曾家墩遗址有一定的相似性。
曾家墩遗址正在后期发掘中。
出土的陶器。
曾家墩遗址在“金道锡行”上也是青铜铸造点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许志斌告诉记者,据考古发现,鄂东北地区的滠水、举水、倒水河流域,分布有60余处墩台遗址,地处江淮地区的台墩遗址群与中原王朝文化遗存交会地带。曾家墩遗址中M9出土的陶鬲、陶罐、陶簋,有明显的中原西周文化因素,遗址上层出土的放射状暗纹豆盘、带把鬲象鼻鋬,在鄂东、皖南和赣北地区有着广泛的存在。
“这些都说明,曾家墩遗址在西周时期与周天子直接控制的中原地区,与今天鄂东、皖南和赣北地区,在文化融合、技术交流方面存在密切联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商周时期鄂东南、赣北铜矿资源北运中原的通道,即‘金道锡行’上,滠水、举水、倒水河流域的居民也将一部分铜矿就地冶炼,铸造生产工具和战争武器。这一区域也处在‘随枣走廊’的东南端口,后来又成就了春秋、战国时期曾国青铜器的高度发达。”
许志斌说,遗址出土一块用于青铜箭镞铸造的石范,其形制规整、保存完好,是湖北地区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青铜铸造石范。石范由两块能吻合上的石块组成,其中一块平面上有9处小凹槽,铜水注入,可同时铸造9支箭镞。石范凹槽的雕刻工艺,即便是在今天也是一项相当有难度的工作。同时,遗址出土有大量诸如青铜箭镞、小铜斧、削刀、铜矛等小件青铜器,特别是出土的青铜锭、熔炉残壁、铜渣、陶鼓风管,这些都是西周时期本地区铸铜活动的证据,对于研究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水平与工艺、中原王朝对南方的经营,特别是对南方铜料资源的控制、运输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2023年,湖北省共开展考古项目70余项,成果丰硕。为推动社会共享考古成果,进一步讲好荆楚故事,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联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开展此次“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初评阶段,《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征求相关专家意见,通过规范性审核在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核后,遴选了12个入围项目。终评阶段,主办单位联合组织召开了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审会,由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的多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后,专家们单独投票,根据得票数选出了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精彩推荐










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以媒为介,东西交融!他们到新洲来……新洲这一路段明起严管!
来源:湖北日报 长江日报编辑:柯岱宏   责编:高丽编审:王建玲
文章经授权发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投稿邮箱:xzwjw2016@163.com
     感受新洲变化,传递新洲能量,倾听新洲声音,领略新洲风采。

——记录新洲,权威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洲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